各处、室、系(部)、馆、中心:
现将学院《2009-2010学年工作总结》与《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要点》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一:《2009-2010学年工作总结》;
附件二:《2010-2011学年工作计划要点》。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日
附件一:
2009-2010学年工作总结
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广东商学院的指导下,在华商董事会的全力支持下,2009-2010学年中,学院党委、行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校规、校训,依法办学、规范办学。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拼搏,勤奋工作,现已顺利完成预定年度工作计划,全院工作取得十大成就。
一、招生、就业工作
2009年招生计划4120名,实际录取新生4726名,超额计划606名;本科报到率89.14%,专科报到率84.8%,总共报到新生4133名,2009-2010学年度我校在校生近11000人,使华商学院超万人规模。
今年我校首届本科毕业生923人,就业率达92.15%,专科毕业生1319人,就业率达93.08%,全院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7%。
二、首届学士学位的授予
我院首届本科毕业生915人,毕业905人,结业10人,毕业人数占毕业生毕业人数的 98.91%;754人获学士学位资格,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82.40%。2007级专科毕业生1305人,毕业1248人,结业57人,毕业人数占专科毕业生毕业人数的95.63%。
三、初步建立以专任为主的教师队伍
本学年招收新教师118人。引进正副教授 18人,讲师4人,博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学历74 人。2009年省教育厅审批讲师15人,获高校教师资格67人。
目前教职工 524人,专职教师412人,占总职工人数79%;校内外兼职教师53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教师55人,中级职称教师51人,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初步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龙头,讲师、会计师、经济师为主力的师资队伍。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一)加强教学办公例会和教学督导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重大问题,促进教学运行正常有序和教学管理目标实现;
(二)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以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提高教学水平;
(四)制定专任教师业务考核规定,确保教学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和教育
(一)坚持每周一次学生工作例会,了解全院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第一线的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统一部署全院的学生工作。
(二)实行每位学生政治辅导员每晚在学生宿舍工作一小时制度。
(三)利用课堂,传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个别咨询辅导及心理排查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出台学生各种奖励规定,激励学生奋发学习。493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120名贫困生办理助学贷款,1106名学生获校内奖学金。
六、党团建设
(一)推行党课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积极发展党员。
(二)本学年,共有1597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542人,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55人)以及116名学生党务干部参加了党校学习。
(三)本学年我院发展教工党员15人、学生党员427人。截止6月份,全院党员987人,其中学生党员856人,约占我院学生人数7.92%。学院党委下属党支部32个(其中教工党支部15个,学生党支部17个),并按照相关的组织办法民主选举产生了支部委员会。同时,根据教研室、年级、专业等情况重新划分了党小组,完善了党的组织体系。
七、学科、专业建设
从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结合华商学院办学实际,将现有学科归类为财会、管理、文艺、基础四大学科;提出了重点建设会计、财务专业,重点发展管理专业的若干具体措施;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增加计算机科学和对外汉语二个新专业。
八、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一)完善实验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迈向制度化。
(二)按照国内先进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完成了ERP电子沙盘实验室,物流电子沙盘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导游与会展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等5间新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使中心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
九、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学院班子建设,主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研究民办高校的教育规律,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建设华商;细化中层干部考核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配齐教研室和职能科室的干部,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十、以“成长中的华商学院”为主题进行总结与宣传
以华商学院办学五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成长中的华商学院”专题展览,利用报刊、电视宣传我院五年办学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激发了全体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积极性。此外,《华商学刊》的创刊出版也大大提高了我院在社会和同行中的知名度。
总结经验,一年奋斗成果来之不易,检讨工作,我们仍有许多不足,例如学校发展规划尚未制订,学科建设尚未完善,教师队伍尚不稳定等,这些都将在新的学年中逐步改善,逐步改正,逐步提高。
附件二:
2010-2011学年的工作计划要点
本学年,华商学院进入了一个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的新时期,全院教职工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制订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把我院办成全省财经专业门类最齐,商务特色最明的商科大学而努力。
据此,今年我院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一个中心、完善两项改革、加强三个建设。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新建一批基础实验设施,力争新增3-6个专业,本专科一次就业率达92%,在校生规模达一万三千人。
一、以学位评估工作为中心;
2012年省教育厅学士学位评估工作小组将对我院的本科办学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评估结果将关系到我院下一步发展,因此,全院上下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学院准备:
(一)成立学院评估领导小组,学院评估办公室,系部评估小组;
(二)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印制评估工作手册;
(三)召开迎评动员大会,对各部门的教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四)明年上半年,学院将抽调人员进行一次自评工作,分析现状,提出整改的重点、难点。
二、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一)完善合同、聘用制度:将现有的合同管理细化为员工劳动合同、聘用协议、任用合同、兼职协议四类。
(二)加强干部的任用和管理:应加强管理和考核,用奖惩政策的杠杆,落实工作责任制,推动任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探索员工稳定的工作机制:关注员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环境;注意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师、管理人员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奔头。
三、完善教学改革
(一)进一步优化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加强实践教学:新建一批实训教室、实验室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根据目前课程,开展有专业特色的课堂教学;建立相关的实训基地,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切实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三)本学年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实践教学研讨会。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措施:逐步建立起老、中、青、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制定各类教师的职责与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要让每个教师明确考核标准,明确努力方向。职能部门要做好日常原始记录、档案管理,根据需要期末将评价结果通知本人或在校园网上公示。
(三)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培训制度,确保培训经费。新教师的培训包括:政治思想培训、教育学相关内容培训、上岗培训。青年教师的培训包括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此项工作主要由各系部负责。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专业骨干和管理骨干进行培训。
(四)要认真做好今年我院首次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五、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目标:为了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内涵和水平,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数量需求,利用学校现有专业师资、专业设备等有利条件,开设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形成新的学科;
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教育工程问题,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逐渐形成我院自己的“宽基础、强能力、重实用”的专业特色。各系部要结合本系部的实际,以“商”为特色,做好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同时要考虑到下一步的发展,做好一批备选新增专业。
(二)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水平决定了本专业的地位和水平;要从战略角度重视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不仅自己能够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能够吸引团结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在他周围,形成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群体,共同建设好一个专业、学科。为此,要开展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岗位设置工作。原则上每系部设一个学科带头人,每个专业设两个专业带头人,对上述人员给予岗位津贴。
(三)加大科学研究的投入:要为教师们提供教育科研的必要条件,并且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量考核及奖励办法。此项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一)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目前我院正进入一个转折期,加强干部管理队伍建设显得重要而紧迫,这项工作是提高我院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二)加强各类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政治素质、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今年要建立对各类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要加大奖励面,更大面积的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对各处室、各系部开展设岗工作,同时设置各岗位的岗位津贴。
七、其他工作
(一)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做好老生的返校工作;
2、做好新生进校报到的各项管理工作;
3、对全体学生要加强引导,要不断扩大学生中的党团队伍建设;
4、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各类社团建设,活跃学生在校生活,并给学生发展特长的阵地。
5、为了加强对新生的管理工作,准备从大三的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干部充当新生班主任协助辅导员管理新生。
(二)做好学院五周年校庆准备工作。包括组织相关校庆活动以及加大力度建设好校史陈列室,便于今后列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三)加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1、健全安全稳定责任体系和防控机制,形成综合治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鉴别力和对各种腐朽思想的免疫力;认真排查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果断、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3、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做好预警预防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科学防范、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组建校医室。
(五)做好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