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总结我院“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全面准确把握院情,科学制订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我院于3月1日下午在会议中心四楼报告厅召开“十一五”规划总结暨制定“十二五”规划报告会。会议由丘兆福副院长主持,陈玉川院长作“十一五”规划总结报告与制定“十二五”规划报告,学院领导班子、各系部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及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陈玉川院长首先从学院发展概况、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管理、党团建设、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规模与条件等方面对我院“十一五”规划各项具体工作做了回顾。

他在发言中讲到,“十一五”期间,我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计划》,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奋发进取,教育事业成效显著,学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实现了阶段性快速发展的目标。
华商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切实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目前已形成以经、管为主体,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结构。近五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充实和完善办学条件,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遵循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运行过程,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由于华商学院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管理难度逐渐加大。为抓好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明显成效,并通过加强党团建设,强化了教育服务功能,促进和谐华商的发展。在学术科研方面,学院开展多种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的形式体现注重教学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专业和学科意识,并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和课程负责人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现已建立和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正下大力气加强学科和专业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注重骨干教师的选聘、培养,确保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陈院长语重心长地表示,华商学院几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现今的华商,办学规模仍在迅速扩大,办学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我院现有全日制学生达13600多人,校区建筑面积达32万多平方米,各种教学、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基本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这是非常来之不易的,“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使我院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发展得到迅速稳定的提升,各部门要认真、全面、准确的总结学院“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做好“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会议随后对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作了详细分析。陈院长在报告的开始便提出,“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重要时期。我院“十二五”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育事业工作全局。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坚持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构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使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他提出我院“十二五”期间要达到三个奋斗目标:第一,通过迎评与建设,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顺利通过2012年学士学位评估、2013年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为过渡到独立本科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以“完善办学条件,注重内涵建设,规范办学,科学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提高教学水平,优化专业结构,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使我校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同类同级院校先进行列建立与学院发展相应的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专家治校,教授治教。 第三,继续扩大办学空间,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到2011年,全日制在校生达15000人,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20000人,专任教师800人,重点建设若干个专业,若干门省级精品课程。
在详述我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的讲话中,陈院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院要致力于推进学科建设,加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大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加强教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强化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服务社会,倡导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规范,营造科学、严谨、务实、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全面提升科研整体水平。
致力于推进人才培养。按照“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且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与教师管理机制。
致力于推进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强化内部激励机制,紧密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有重点地选择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并通过与学校现有挂靠学会、科研机构和教学院系协调合作,采取独立筹办、合作举办、承办等形式,争取每年召开1-2次学术研讨会,与国际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促进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致力于推进办学基本条件建设。做到科学规划校园建设,加强图书资料和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实验设施,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与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
此外,陈院长还在“十二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中谈到,“十二五”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需要从制度上、组织上、思想上、经费、机制等方面上加以全面保障,全校上下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统一思想认识,团结一致、统筹协调,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通过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办学效益,继续强化内部管理,为学校建设提供各种基础保障;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依法治校,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党的建设,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思想保障;维护校园稳定,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
最后,陈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我院必须牢牢把握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在“十一五”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5年的努力,使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一个质的飞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会上,丘兆福副院长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希望各系部、行政部门要仔细研读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充分讨论、研究,形成最终意见,更好地制定学院及各部门的“十二五”规划,为华商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院办公室 陈晔)